一、协议离婚后财产分割诉讼时效是几年
离婚协议后财产分割的诉讼时效期限是多少年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离婚协议所确认之财产分割之时效为三年。
具体来说,该种诉讼期间是自权利人明知或应知其权益受损害及义务人之时开始计算。
然而,若权利人于受损之日起超过二十年仍旧未维权,则人民法院将不再予以保护,出现特殊情形时,人民法院有权依据权利人提出的申请对期限进行适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协议离婚后一方反悔该怎样办
首先,关于财产分割方面的争议,当双方向民政部门提交离婚登记申请时签署的自愿签订的财产分割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对于双方均产生一定程度的拘束力。然而,在特定条件下,当事人仍然有权通过诉讼程序要求对已分割的财产进行重新分配。
具体来说:(1)在离婚事宜宣告结束之后,倘若双方对财产分割的决定有所不满或产生反悔情绪,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只要能够在离婚满一年之内提出诉讼请求,要求对之前的财产分割协议予以更改或撤销,那么人民法院会对此类案件进行正式受理;值得注意的是,若法院审理过程中并未发现存在欺诈、威胁等情形的行为人,将依法拒绝当事人的诉讼请求。(2)针对尚未离婚,但以离婚为前提条件的财产协议引发的纠纷,若协议签署双方未能成功解除婚姻关系,而其中一方在离婚诉讼过程中改变主意从而提出申诉,人民法院将会认定该财产分割协议尚未生效,并依据实际状况依法对这对夫妻间的共有财产进行重新分配。
其次,在涉及人身赔偿权益方面的权益保护问题上,当双方当事人在完成登记离婚流程后,若是以民法典为依据向人民法院提交有关人身伤害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在审查之后会给予正式受理。不过,如果双方曾在离婚协议中早已明确表示不再请求人身伤害损害赔偿,或者是在完成离婚登记手续满一年以后才提出这项诉求,则将不会得到法院的支持。
再者,关于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问题,双方有权进行磋商并达成共识。如若经过友好协商无法确定最终结果,当事人依旧可以选择通过单独起诉请求人民法院做出公正合理的裁决,以实现变更抚养权的目标。
最后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第一千零七十七条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三、协议离婚后房产还在按揭要怎处理
在经过协议离婚后,如果涉及到依然处在按揭状态下的房地产,通常有下列几种常见的处理方式:首先是双方通过沟通和讨论来达成共识,可以决定将该房产划拨给其中一方作为所有权的拥有者,同时由这一方负责继续承担剩余的贷款责任,并且向另一方支付相应的补偿金;其次,也可以选择将该房产予以出售,然后将售房所得的资金按照先前签订的协议进行合理的分配;最后,还可以选择让双方继续共同持有该房产,并共同承担剩余的贷款责任。然而,在执行这些处理方案时,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必须要办理相关的手续,例如变更房地产登记以及贷款人等事项;第二,必须要明确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以防止未来可能出现的纷争;第三,必须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证所签署的协议具有合法性和有效性。具体的处理方式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充分的协商和确定。
我国法律规定,离婚协议财产分割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受损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若超过二十年未维权,法院不再保护,但特殊情况下,法院可根据申请适当延长。